超镁铁岩包体的平衡温度、压力值,不可能用处于正常地温梯度场来解释,区内上地幔温度的增高,可能与热地幔的底辟所引起。
将东北地区的玄武岩投影于Di―An-Fo相,可见这些点多位于1atm条件下的橄榄石首晶区,但若在20 kbar的相图中该点则多位于单斜辉石首晶区。
总之,在高压的干熔浆中单斜辉石、歪长石、石榴石等主要巨晶的结晶作用,可以使碧玄岩岩浆向霞石岩方向演化,但对岩浆成分的总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本区K018碧玄岩经分离不同组合的巨昌后派生岩浆的化学成分晶体可以长的相当粗大。巧鲜鎏跫对晶体的成核是十分不利的,Har驭9ves等(1980)提出,熔体中出现显微杂质有利于成核作用的进行,这种显微杂质可以起新晶核的作用。
从东北地区巨晶辉石的成分特点来看,似乎其含量与相应的寄主玄武岩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强碱性玄武岩代表了大陆裂谷的初期阶耻,红海两侧以及龙岗由脉带、大兴安岭带的碱性玄武岩代表了大陆裂谷中期阶段或发育阶段
大陆岩石圈的拉张,形成大陆裂咎系,使大陆解体。初期形成碱性玄武岩,随着拉张速度加大,大陆地壳逐渐向大洋地壳转化,岩浆由碱性玄武岩向拉斑玄武岩转化。
地幔橄榄岩发生局部熔融的区域,但其形成深度要浅,而且在其岩浆上升到地壳的某一深度时,形成了一个浅部岩浆房,并在其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异及混染作用(总体上说除个别外,这些作用也表现微弱),而形成了以拉斑玄武岩为主或拉斑玄武岩与碱洼玄武岩共存(局部出现少量安山岩或更酸性的火山岩)的岩石组合。
从巨晶的空间分布来看,在同一个玄武岩喷发带,似乎有南部较多而北部较少的特征。如龙岗山脉带,辉南等地巨晶含量较少,而宽甸较多,老爷岭带,牡丹江一带含量较少,而汪清较多。
另外,东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岩类学和岩石化学变异趋势,是以拉张作用较强的二个扩张中心带为准的,向两侧近似对称分布。
新生代碱性玄武质岩石中,也普遍含有以尖晶石橄榄岩类(中以二辉橄榄岩较常见,占该类包体的95舜以上,其次为方辉橄榄岩以及更少的异剥橄榄岩)及辉石岩类(包括二辉岩及辉石岩)为主的超镁铁岩包体。
早第三纪华北裂谷、渤海-下辽河裂谷、北黄海-苏北裂谷等一系y4她:向拉张的裂谷系和玄武岩的发育,以及嗣后的古日本海拉张并大洋化,反映丁东亚中部早第三艳时期的大规模拉张、地壳减薄和地幔上涌及玄武岩喷发的裂谷式演化过程
总之,本区新生代玄武岩皆属大陆型玄武岩,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大洋型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可能都与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在东亚大陆地壳下出现大洋地幔楔有某种联系。
用 Mercler法求得的区内各地包体的平均温度和压力值,投到Wylhe(1971)的橄榄岩矿物相平衡图各地区的投影点均远离地盾地温线,紧靠或略高于大洋地温线,而比地幔岩固相线温度要低,除山东地区的多数点,建平甘巴井和河南鹤壁的投影点以及汉诺坝地区韵个别点外,还低于含有0.1g6H。O韵地幔岩固相线。
山东尧山碧玄岩中有一种富单斜辉石的二辉岩包体。在玄武岩加工设备,玄武岩生产线中它具有特殊的稀土分配型式,即除了它的轻稀土略宦和重稀土丰度略低外,和汉诺坝二辉岩的稀土分配型式和丰度均很相似。
由于上地幔的底辟上升,岩浆的分凝物质(例如辉石岩)的存在等不但使上地幔在物质组成上产生不均一性,同时热状态亦存在不均一性。
位于通常的岩浆型二辉岩包体的富稀土区,所以它很可能是从玄武岩中高压液相分离而成,因为很难想象上地幔部分熔化的残余相会有如此高的稀土丰度。
辉石岩类包体中的单斜辉石投影点则有两种情况,属绿色型的投影点位于橄榄岩类包体密集区内的上部,其AI:Ch为5.7-7.2g6、Cs/(Ca+Mg)值变化于0.42-0.51之间,而属黑色型的投影点则位于橄榄岩类包体投影点密集区的右上方,其AIach为6.8-8.6gG、Ca/(Ca+Mg)值为0.5-0.58。
黑色型辉石岩包体中的单斜辉石,其Wo=46.37-50.73,En=36.05-42.98,Fs=10.65-13.22,它们分别投于次透辉石区和普通辉石区,而显然与上述其它类型包体中的单斜辉石成分有较大的差异。
不同类型辉石岩包体的岩石化学特征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即绿色型辉石岩包体中以含较高的SiO,、OralD3、MgO和MgO/<FeO>比值以及含较低的Ala03和CaO而有别于黑色型辉石岩包信箱2)汉诺坝地区的绿色型包体比山东地区的同类包体,具有较高的TiOa、CaO和铁质,而A1203含量明显低。
不同辉石岩类包体形成的温压条件有较大的差别。河南鹤壁的方恽橄榄岩形成深度非常大,近于100km;其次是山旺地区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括建平甘巴井及汉诺坝地区的个别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形成深度为80-95km。
辉石岩类包体的化学成分作一粗略对比后可看出,从整体上来说,其主元素含量有一较宽的变化范围。若分别以从柏林等和刘若新等的资料为例,则绿色型辉石岩包体在TiOa、A1203和CaO的含量偏低的情况下,以更高的Si02、MgO含量和MgO/<FeO>值而不同于黑色型辉石岩包体。
产于地台(或稳定地块)区的一些碱陆玄武质岩石中的超镁铁岩包体,具有类似的特点。如法国中部高原、澳大利亚东南部、苏联西伯利亚及非洲大陆裂谷区等等,在这些地区的碱性玄武质岩石中均普遍含有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辉石岩类为主的超镁铁岩包体,仅个别地区发现含有少量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及石榴石辉石岩包体。
超镁铁岩包体的主要造岩矿物,其含量变化较大。经岩石薄片观察,在绿色型包体中显翠绿色,多呈他形粒状,粒度一般比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为小,未见粒度较大的碎斑和残斑,常见有污浊的麻点状物质,部分全被次生矿物所代替,多数具有一海绵状环带围绕。
富铝普通辉石巨晶是高压条件下的结晶产物,在低压下是不稳定的。这与yy易游体育官方首页网址在前面论述的区内赋存于玄武质岩石中的富铝普通辉石巨晶的矿物化学等方面的特征是一致的。